
中國資產再狂飆。
來源:證券時報
(相關資料圖)
記者:王軍???
當地時間7月28日,美股三大指數集體高開,而中概股的表現則更加亮眼。截至發稿,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盤中漲近6%,為7個月來最大漲幅。嗶哩嗶哩、萬國數據、好未來漲超16%,金山云漲超14%,小鵬汽車、愛奇藝漲超10%,理想汽車漲超7%,蔚來、京東、阿里巴巴漲超5%。
與此同時,離岸人民幣及A50指數期貨也出現大幅拉升。
隨著美聯儲小幅加息,美元逐漸告別強勢走勢,影響中國資產走勢的外圍干擾因素逐漸消退,與此同時,國內政策不斷發力,經濟復蘇預期愈發強烈。市場對中國資產的看法轉向樂觀,海外“真金白銀”正在加速流向A股市場。
數據顯示,本周(7月24日至7月28日)北向資金通過滬深股通凈買入A股近350億元。與此同時,國內資金通過股票ETF也在加倉A股,7月以來累計資金凈流入已超400億元。
摩根士丹利基金主動權益投資團隊表示,美聯儲有望結束加息周期,流動性有望趨于寬松,政策面更加積極友好,A股具備估值擴張基礎。四季度全球貨幣政策有望進入共振階段,北向資金也有望呈現凈流入趨勢。高盛則表示,“中國市場投資”的機會之窗已開啟。
01?
外資凈買入近350億元?
活躍資本市場的提法再次發酵,北向資金7月28日凈買入164.03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83.82億元,深股通凈買入80.21億元。這是北向資金本周第二次單日凈買入超百億,本周累計凈買入345.06億元,單周凈買入額創年初以來新高。隨著北向資金加速買入,年度凈買入額達2209.89億元。
自陸股通開通以來,北向資金持倉偏向食品飲料、家電、醫藥、電新等行業,并且獲得了較為豐厚的收益。本周以來,北向資金加倉的行業仍以食品飲料等行業為主。據Wind數據,截至7月27日,食品飲料、非銀金融、銀行、房地產、醫藥生物、汽車等多個行業獲北向資金凈買入超10億元,其中食品飲料獲凈買入超70億元,非銀金融獲凈買入超60億元。
與此同時,記者發現,電子、計算機等科技板塊呈現凈流出狀態,北向資金正在拋售部分科技相關股票。
具體到個股,從近7日買賣情況看,貴州茅臺、寧德時代、東方財富等多只龍頭股獲北向資金加倉買入,隆基綠能、立訊精密、海天味業等被凈賣出。
(單位: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起,監管層叫停了“假外資”買入A股,“真外資”顯得格外給力。根據最新規定,自2023年7月24日起,內地投資者不可通過滬深股通買入A股(包括參與配股),所持A股可正常賣出。
證監會在去年6月份發布的文件顯示,近年來,有部分內地投資者在香港開立證券賬戶及北向交易權限,通過滬深股通交易A股。目前此類交易總體規模不大,交易金額在北向交易中的占比保持在1%左右。投資者數量約有170萬名,但大部分無實際交易,近三年有北向交易的內地投資者約有3.9萬名。
證監會指出,此類證券活動與滬深股通引入外資的初衷不符,且這些投資者中大多數已開立內地證券賬戶可直接參與A股交易,兩種途徑交易有發生跨境違規活動的風險,也給市場造成了北向交易中有不少所謂“假外資”的印象,不利于滬深港通的平穩運行和長遠發展。
02?
外資機構看好中國資產?
政治局會議定調下半年經濟后,外資投行旗幟鮮明看多中國資產。
高盛在7月26日報告中指出,政治局會議確定了中國政府下半年經濟政策基調,政策底已經形成,中國股市的短期反彈窗口現已打開。相對于市場低迷的預期,政治局會議中的政策可以被視為一種上行驚喜。從投資角度來看,對A股戰略樂觀,建議對內地和離岸股票的超配,預計MSCI中國和滬深300指數未來12個月價格回報分別為9%和15%。行業選擇上,高盛建議對在線零售、媒體、消費者服務、醫療保健服務和保險的超配。
國際評級機構之一惠譽,在近期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上調了對2023年中國經濟的增速預期,從3月時的5.2%上調至5.6%。惠譽評級首席經濟師布萊恩·庫爾頓認為,中國就業市場的穩步改善將給居民擴大消費提供保障,加之一季度實現的良好開局,即便近期面臨一些下行風險,中國經濟2023年仍然有望實現5.6%的增長。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師王瀅表示,估值是影響全球投資人進行投資和資金配置判斷的重要因子。目前全球投資人追蹤的中國股票市場指數中,最重要的MSCI中國指數前瞻市盈率僅九倍,處于過去六、七年非常低的水準。此外,相較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的估值,MSCI中國指數目前處在20%的折扣區間。因此無論從絕對估值還是相對估值,中國股票市場仍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從去年至今,中國信貸政策和貨幣政策持續發力,市場整體處在相對寬裕的空間,尤其是在岸市場,這意味著在滿足正常的信貸和貨幣的擴張需求之外,有更多的流動性有望進入投資領域,在資產價格上形成支持。
行業配置上,她認為,此次經濟復蘇和以往幾輪最大的不同是由消費和服務性的開銷來驅動,因此行業配置也是消費、零售相關占比較高。同時對原材料行業、工業行業包括科技行業進行一些選擇性的配置,這里面有基于中長期主題性投資的選擇,也有短期,比如基建相關、或對工業生產相關觸底反彈的預期。
03?
外資有望加速流入A股
美元走弱預期下,中國經濟穩健向好,不少分析人士認為,接下來,人民幣資產將獲得全球資金青睞,外資有望加速流入A股。
明澤投資基金經理郗朋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7月底中央政治局會議的召開,更多支持性措施推出,二季度有望成為全年經濟的底部,而在海外,歐元區加息,美國或將“按兵不動”,美債收益率筑頂,美元將趨勢走軟,在此背景下,預計北向資金將穩步持續流入。
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表示,在國內經濟修復以及美聯儲加息暫緩的環境下,市場下行空間較上行空間有限,而更多的上漲量能需要寬信用和寬貨幣的支撐。A股和港股的估值吸引力預示市場存在修復空間,與此同時,國內降息預期、外部加息暫緩的環境,提升了市場風險偏好,海外資金有望持續回流。
高盛此前發表觀點稱,中國經濟的周期性增長在下半年有望得到增強。高盛預測,中國企業第二季度盈利將增長23%,全年盈利有望增長14%。
此外,高盛統計數據顯示,投資于中國市場的海外基金目前對中國股市處于低配狀態。如果政策利好使得情緒周期改善,這些海外基金可能會變成增量買家。
關鍵詞: